自从出差回来以后,就干了三件事。第一件将出差成果进行整理完成,经高层批准后,予以下发,同时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第二件是和同行做了一次深入的业务交流,收获匪浅;第三件是花了2天的时间,对这么多年的电子资料又重新进行了一次归集和整理。时至今日,公众号开通已逾一年,结合以上三件事,也顺便做个总结和大家予以分享。其实,对于我们而言,每天都是在总结和提升中,尤其对于审计工作而言,总结作为一种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方法,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就拿本次审计项目而言,那些事如何推动?如何决策?不是在审计部门的权力范畴之内,那么完成报告,经高级管理层决策并下发后,才算阶段性的工作完成。但有些事,在与高级管理层的汇报和工作安排中,会非常明显的体现出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不足,不仅仅是报告本身,可能是汇报的逻辑性、层次感、角度分析、重要程度把握等方面,那么我们所做的首先应该就是分析不足,提炼经验,后续为我所用,实现项目管理的逻辑思维和能力提高。由此可见,不管是叫复盘也好,逆向分析总结也罢,总的目的就是总结得失,内化提升能力的过程;如果事后不总结和思考,那么总结是行动前提,思考才是关键,因为总结本身就是一次思考深化的过程,所以总结过程中的思考才是最关键的。和同行的交流,毕竟是非常熟悉的同事、同行,所以也是在交流之前,将多年开展工作的思维、方式方法及所开展项目等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明显找到在信息化、数据挖掘和分析管理、线上审计硬件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那么在数据日益多元化,且审计人员资源、能力等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不断提升审计发现的质量呢?交流后,内部也是及时做了一次总结,那么每个公司的环境、软硬条件不同的前提下,项目如何突破?尤其是终端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无法把握,数据传递技术条件不具备,全面审计无从谈起时,审计人员借助于职业判断,抽样分析如何实现项目的及时、有效推进?审计人员需要在那些方面进行补充这些短板呢?第三件事就是对资料的重新整理,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分享这件事,在我看来,基于三个方面。一是随着知识的更新,以前的资料可能存在滞后性、无效的情况;二是既然收集了这么多资料,自己是否进行了梳理和系统学习呢?三是及时结合自己目前的情况,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新梳理和排版。试问一下,你是否将从各种渠道收集的资料进行了阅读呢?是否根据知识体系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管理?是否形成了自己知识架构的设计,进而有目的的学习呢?在完成这三个问题之后,你再去思考你对待知识资料的态度,习惯,是不是收集后,任其躺在电脑的某个盘下久久不再打开呢?所以,对于电脑资料的及时分析,删除、清理也就是一个总结的过程,那些东西认为不合时宜,或者不再为我所用,我是坚决的予以删除,不能让他躺在我的空间里的。(当然有时也会存在误伤,昨天我多年整理的IT审计文件夹被我误删啦,当时非常懊悔,后来想想,顺其自然吧,这是让我再次出发呗)。废话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更想说的是,不管审计项目开展、学习交流还是整理资料也好,或者像我一样写一篇啰里啰嗦的公众号文章也罢。过程是关键的,总结也是非常必要的。掌握全天下所有的知识,那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带着功利性、还是带着精神享受的目的去总结,但如何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素养或者待人接物的过程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