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 第45期 分析阶段 比率检验-双比率假设检验中,我们有一个问题,假设检验中经常会遇到P值的概念,差异显著性的判定也是基于P值是否大于α值。这里的P值,实际上就是原假设为真时,我们错误拒绝原假设的概率。因此,只要理解了这一意义,我们在理解假设检验的显著性上就更容易理解了。
在分析阶段我们已经介绍了一些统计工具,主要包括了X为离散型数据,Y为连续性数据的假设检验工具以及X和Y均是离散型数据的比率假设检验工具。
路线图如下:
但在项目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分析阶段综合运用根本原因的分析技术,从而帮助我们在现有资源下,以最方便的手段找到验证后的根本原因。这也就引入了本期需要介绍的内容:根本原因分析(RCA-Root Causes Analysis)。
本期中我们会介绍如下内容:
-
分析阶段根本原因分析的套路
-
定义根本原因分析并识别出其应用的领域
-
使用根本原因分析解释总的过程
-
找出根本原因分析成功的关键
一般在生产企业中的根本原因分析是关注于问题的根本原因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其中涉及了:安全方面(Safety-based)、生产方面(Production-based)、有关过程(Process-based)、有关失效(Failure-based)和有关系统(System-based)的原因分析过程。
安全方面:是指直接和事故相关联以及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的原因分析过程;
生产方面:是指在生产制造领域直接关注于产品质量控制过程的原因分析过程;
有关过程: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同生产的原因分析过程相关联,解决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有关流程的问题;
有关失效:是指在工程和维护方面的设施的失效相关的原因分析;
有关系统:是指上述几个方面的综合,往往是源自一些管理过程产生的分析过程,比如:变革管理过程、风险管理过程及系统分析的过程。
在分析阶段的初始过程里,我们首先需要将问题进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5W1H的工具将在定义和测量阶段发现的问题描述清楚,只有5W1H才能保留下之前两阶段的分析成果。因此,在问题描述上我们需要再次介绍一下:
一个好的问题说明包括了提出对问题的一个简短、清晰且客观的描述。
针对问题的具体信息包括了:
- Who? 谁? - Which?哪个?
- What? 什么? - How?如何?
-When?何时? -How many?多少?
-Where?何地?
特别提醒:问题说明中应包含解决方案或有关原因的假设。只要说明问题就好!
以下是良好的问题说明的一个判定准则例子:
因此,我们需要的问题说明是具体、可测量、客观的描述。要讲清楚现实是什么样的,客户会因此受到什么影响等。
这个良好的问题描述源于定义和分析阶段的输出-最终问题描述,这个输出将在分析阶段作为因果分析(鱼骨分析)的输入-“鱼头”。
之后的可能原因分析较多使用的工具是鱼骨图和5WHY分析,具体内容参见第32期 以饮料灌装为例介绍因果图(鱼骨图) 的介绍。下图是一个鱼骨图的例子:
接下来用一真实的例子给大家介绍一下5WHY分析的例子,强调一点:问题是的解决除了相应的数据分析之外,主要还是在现场,真正去发现可能的原因。
Sam是一个公司仓库的主管,找到公司的总经理Warren说:“我们需要更多的叉车,这是采购申请。”Warren问到:“为什么呢?我记得在去年生产旺季的时候我们的叉车是足够的呀……而且我还记得去年我们还买了几张叉车的。”Sam说也记不得了,需要去查查看。Sam了解了情况后第二天来说:“主要是因为许多叉车坏了,需要维修,所以可用的叉车不足。”Warren(很耐心地)问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叉车待修呢?”这时,Sam有一些紧张,说道:“我也不太清楚。”之后,他们以期到维修间去看看。在那里他们咨询了Lynn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彻查处于待修状态。
她说:“我们几乎所有的叉车胎都瘪了,修起来不难,但是太费时间了!”Warren 和Sam开始在仓库周围巡查。此时,碰到了一个叫Mary的叉车司机,他们仔细询问了相关的问题。Mary说这些胎瘪了的叉车似乎都去过第四区域。他们两人随即到了这个区域,他们一到,就发现满地都是钉子,当他们向上方的货架看去时,他们发现顶部的两个箱子已经损坏导致了铁钉洒出。正上方的屋顶上还有一些刮擦时产生的污渍。这时,Sam说:“一会我安排人把屋顶修复。”此时,Warren想的却是:“我们需要关注在操作程序上。”
通常情况下,一些简单的问题和原因很容易在现场发现,此时没有必要进行原因的验证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其实也有潜在的验证过程,比如此例中的装铁钉的箱子修好并清理出铁钉后,我们至少还会关注是否还会出现轮胎的瘪了的现象)。
但也有一些情况下,我们一旦分析出潜在的根本原因之后,我们并不能认为就找到了真正的根本原因了。因为我们之前确定的可能原因均是建立在大家的经验基础上,并没有真正验证过,此时,我们就需要使用之前介绍的统计工具进行原因验证。具体可以参见(第38期 分析阶段的统计工具介绍 双样本T检验 第39期 分析阶段 配对T检验Paired t-test 第40期 分析阶段 配对T检验和双样本T检验的区别 第41期 分析阶段 单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原理介绍 第42期 分析阶段 单因子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 操作部分 第43期 居中性假设检验的回顾以及双方差的检验(F Test) 第44期 分析阶段(A)比率检验-单总体比率检验 第45期 分析阶段 比率检验-双比率假设检验)的介绍。
根本原因分析中常见的问题:
1.对发现问题的变相描述,如:
• 问题: 十月销量目标没有达成。
• 原因:因为销量没有搞好。
2.没有问到最后的“为什么”,如:
• 问题:审核中发现某一项指标没有按照要求测试。
• 原因:因为人员在测试中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没有问到正确的“为什么”或问题的答案不正确。如:
• 问题:瓶胚加热支撑轴承拆卸困难。
• 原因:因为设备的设计问题导致。
4.原因分析时没有考虑全面。如:
• 问题:生产过程中发现糖度超标。
• 原因:没有及时完善控制图。(什么是失控,知道吗?)
总之,DMAIC问题解决的分析阶段是整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核心,找到根本原因的方法要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人员的经验等因素取最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学习六西格玛请添加老师微信:newlifes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