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规网优解决方案-5G NR NSA带SN与不带SN切换优化浅析 |
||||||||||||||||||
产品 |
5G网规网优解决方案/5G无线子系统/5G(5G) |
网管版本 |
||||||||||||||||
设备硬件版本 |
设备软件版本 |
|||||||||||||||||
单板硬件版本 |
单板软件版本 |
|||||||||||||||||
故障错误代码 |
浏览量 |
119 |
||||||||||||||||
作者 |
0110498 |
知识序号 |
WHD20190830743407 |
|||||||||||||||
问题描述(故障现象) |
||||||||||||||||||
2019年7月,已经逐步开始5G NSA部署,由于NSA切换引入了SN(辅节点),NSA切换分带SN切换和不带SN切换,为后期NSA组网连片优化,本文特选取站点,进行两种不同切换方式试验分析,试着分析两种切换的优劣势。 |
||||||||||||||||||
组网环境 |
||||||||||||||||||
采用3x组网,核心网共用4G核心网为中兴设备 |
||||||||||||||||||
问题原因分析 |
||||||||||||||||||
要对两种切换方式进行分析,首先,应该熟悉两类切换方式的原理,本章将重点阐述两类切换方式的切换原理。 2.1不带SN切换原理 不带SN切换,切换过程中存在SN释放和LTE切换到目标小区后SN添加两个过程: UE在锚点LTE1和NR1的覆盖区内,已接入LTE/NR双连接。UE向基站锚点LTE2移动时触发MN切换,从锚点LTE1切换到锚点LTE2。此种场景下 1、源MN在切换命令下发后,先发起SN释放流程,释放SN 2、LTE切换到目标小区后,再触发SN添加流程,将SN添加到目标侧MN。
2.2带SN切换原理 高通芯片终端,带SN切换流程如下: 1. UE在源4G小区发起业务,并完成双连接添加 2. 主节点4G小区满足A3门限,发起测量报告,在测量报告里,携带最强的NR邻区测量 3. 如果最强的NR邻区,其RSRP满足“带SN切换RSRP差值”门限,即目标NR小区RSRP-源NR小区RSRP≥带SN切换RSRP差值,那么4G切换的同时5G小区同步完成变更。“带SN切换RSRP差值”默认配置为0,表示目标NR小区RSRP≥源NR小区RSRP,4G切换的同时5G小区同步完成变更 4. 如果最强的NR邻区,其RSRP不满足“带SN切换RSRP差值”门限,即目标NR小区RSRP-源NR小区RSRP<带SN切换RSRP差值,那么4G切换,5G小区不变。“带SN切换RSRP差值”默认配置为0,表示目标NR小区RSRP<源NR小区RSRP,4G切换,5G小区不变。 图 1-1 带SN切换场景1,4/5G同切
图 1-2 带SN切换场景2,4G切换/5G不变
|
||||||||||||||||||
问题解决方案 |
||||||||||||||||||
三、 方案对比 针对上述策略,我们分别对卡迪斯酒店与清远农研两个5G站点进行业务测试与信令跟踪,首先对两个站点进行锚点及邻区规划,规划原则如下: 3.1锚点规划原则 推荐使用多对多的配置方案,具体原则如下: 1. 锚点规划原则:建议NR与锚点LTE采用 1:1的建设方案。如果是精品线路优化,要求NR站点数不少于LTE站点数。 2. NR与锚点对应关系:因锚点LTE与NR非共天馈,无法保证NR与锚点LTE覆盖完全相同,所以NR至锚点推荐使用一对多的方案 (1) NR与共站址LTE均配置为锚点关系 (2) NR对打的LTE小区配置为锚点关系,另外对于有切换关系相邻NR小区对应的LTE需配置为锚点关系。 (3) 根据实际RF优化情况,对NR锚点小区做精细调整。 (4) NR对现网LTE优化要求较高,需要现场进行精细化的LTE优化调整,特别是精品线路优化,避免锚点LTE小区有越区/频繁乒乓切换带 3.2邻区规划原则 NSA组网下,因为控制面信令由LTE承载,所以NR邻区规划依赖于服务小区对应锚点的规划,可参考NR至锚点的添加,即保证锚点LTE小区对应的NR小区均需要配置邻区关系,具体原则为: 1. 距离原则:除同站3个扇区添加邻区外,第一圈对打的小区需进行互为邻区配置,同时对应的锚点LTE小区需要保证有邻区关系,可直接参考LTE锚点对应的NR小区关系配置,同一锚点下NR小区均需要保证邻区关系。 2. 强度原则:根据现场实测情况,进行邻区的相应优化,保证终端测试的连续性,NR邻区增补后,需要核查对应锚点LTE的邻区关系以及NR对应的锚点关系需要重新梳理,避免NR小区间配置邻区后,对应的锚点无邻区。 SN切换与不带SN切换开关在于带SN切换功能开关是否开启。
优化团队选取清远农研5G站进行不带SN切换信令跟踪,选取卡迪斯酒店5G站进行带SN切换信令跟踪,跟踪测试手机IMSI,不带SN切换信令跟踪流程如下: 3.2不带SN切换场景验证 1、 UE占用清远农研5G基站,满足LTE侧A3事件上报,上报4G邻区RSRP更强小区(PCI=350)
2、LTE侧下发RRC重配,携带4G侧目标小区,同时,5G侧SN连接释放
3、在新4G小区上下发RRC重配,携带NR B1事件配置
4、满足B1事件,SN添加,5G锚点小区添加完毕,UE占用5G小区信号,5G切换时延节点为4G上报MR至新小区上SN添加成功,时延4210ms。
3.4带SN切换信令场景验证 1、 UE占用卡迪斯酒店小区5G信号,满足LTE侧A3事件,MR测量报告中,同时携带LTE侧与5G侧服务小区与最强邻区消息。如图,5G侧邻区电平低于源5G小区(PCI=140)
2、 5G侧由于源侧电平大于邻区电平,因此5G侧SN仍在源小区上建立,5G小区未切换,4G侧通过RRC重配下发切换命令切换至新小区。
3、 4/5G同步切换完成,无SN释放(注:此次为4G切换,5G驻留原小区情况),5G切换时延节点为MR上报至SGNB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切换时延为130ms。 3.4 不同切换方式优劣分析 参考上述场景验证结果,切换时延如下:
由上表及场景验证情况可知,相较于带SN切换,不带SN切换有两大缺点: 1、 速率存在掉坑现象,切换走的是先删腿再加腿的流程,在切换过程中有一小段速率回落到4G,持续时间一般在2s到5s之间。这段时间完全由锚点4G小区提供速率。上面试验场景持续时间为4s左右,切换过程中,有2s~5s的时间在4G做业务,所以DT测试的平均速率不会很高,下行PDCP层速率一般在400Mbps以下,并且切换过程中,速率掉沟明显。
2、 切换时延过长,带SN切换时延为50ms左右,不带SN切换为4S左右。如果是做一些高清视频类的演示任务,对最低速率要硬性要求,譬如下行最低不能小于50Mbps,则影响演示效果。 |
来源:网优人归乡计划